新浪财经

货币财政政策齐上阵 打响7%增速保卫战

中国经营报

关注

谭志娟

“中国经济有能力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正在欧洲出访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此传递出对于中国经济形势的信心 。

然而,7月1日发布的经济景气先行指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采”) 数据显示,6月中采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为50.2%,继续略高于荣枯线,各分项指数总体维持平稳格局;同期,汇丰PMI终值也从上月的49.2%回升至49.4%,依然处于荣枯线以下。

为了抢救经济颓势,国内一场GDP增速“7%”的“保卫战”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

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发布会,宣布新推出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内的4个重大工程包;印发了《加强和完善重大工程调度工作暂行办法》,保障重大项目的资金投入;并且研究在更多重点领域出台专项债券指引。

根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7类重大工程包已开工221个项目、33个专项,累计完成投资3.1万亿元。如果考虑此前国家 PPP项目库发布的1043个PPP项目,预计总投资1.97万亿元。截至目前,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或已超过5万亿元。

经济下行压力仍存

经济弱企稳,增长动力不足,这依然是6月中采和汇丰PMI两份先行指数透露出的共同信息。

6月份,以大中型规模以上企业为主要调研样本的中采制造业PMI为50.2%,连续4个月微高于临界点,但扩张幅度变化不大。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相关制造业的表现继续好于制造业总体水平,而高耗能行业连续弱于制造业总体水平,显示结构调整效果进一步显现。但从微观经营层面上看,新订单指数为50.1%,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与生产指数差值有所扩大,表明需求增速慢于生产;同时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2%,也有所回落。

“调查结果显示,反映资金紧张、市场需求减少的企业比例有所增加,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尚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

前期以大型项目投资为主的“稳增长” 政策带动大型企业经营景气回升的同时,中小规模企业的复苏之路还更漫长。从企业规模看,6月大型企业PMI环比提高0.1个百分点至50.8%,而6月中型企业PMI环比下跌0.2个百分点至50.2%。小型企业6月PMI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47.5%,收缩幅度连续2个月加大。

同样的趋势在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要样本的渣打中小企业信心指数(SMEI)中也有体现。

6月份渣打中小企业信心指数(SMEI)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滑。SMEI整体指数由5月的58.2降至57.3。各分项指数全面下滑。其中,经营状况指数由5月的56.5连续第二个月下滑降至55.8。信用指数由5月的56.9降至55.2,表明信贷状况改善的步伐减慢。经营预期指数由5月的61.2降至60.8。新订单增长疲软导致中小企业增长动能指数,即新订单减去库存值由5月的13.1降至11.6,这一结果与6月实际经济活动疲软的情况相符合。

“目前中小企业经营现状仍趋于疲弱,与二季度宏观经济增长疲软的情况相一致。”渣打分析师称,预计二季度GDP增长将由一季度的7.0%进一步减速至6.7%。

该分析师还预计,“未来几个月决策部门将维持宽松的政策立场不变,年底前或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计1个百分点,并出台更多定向政策支撑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对于中采PMI,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经济景气度弱势平稳,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经济在四五月份呈现出一定弱企稳态势,然而基础并不稳固。高频数据显示经济于6月份或再度呈现疲弱态势。

“中国式”宽松登场

实体经济的疲弱形势,使得市场对于进一步的宽松政策有进一步的期待。

在刚刚过去的6月最后一周,6月25日央行在公开市场重启7天逆回购,向市场注入350亿元资金,中标利率较前次大幅下降,从3.35%降至2.7%。在此之前央行已连续19次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连续八周无投放无回笼。

紧接着,央行继2008年之后,再次实施同时降准降息——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同时,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6月30日,央行再次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0%。

紧接着,7月2日,央行再次在公开市场,进行了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标利率依然为2.5%。

“‘双降’的直接触发因素是A股的大幅震荡,逆回购则针对的是货币市场短期利率近期有所抬头。”对于近期宽松举措,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分析:“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推进,在这过程中资本市场也日益壮大,越来越影响到改革和经济,也开始影响到货币政策取向。同时这个过程中还要面临美国加息等外部威胁。为防止局部波动、冲击到系统的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大局,需要我们在此期间采用各种货币政策,也包括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来避免金融市场的大幅震荡。”

但市场人士更多认为当前明显的宽松信号更多是回应实体经济中“稳增长”的压力。

“宽松的基础是经济低迷,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5月的经济数据和6月上半月的发电量、货运数据、包括刚刚出的6月官方制造业PMI等都还在低位徘徊,虽没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但仍保持低迷状态。‘三驾马车’方面,出口和投资还没有完全企稳,因此货币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并且物价目前还在低位徘徊,往上走的压力还不大,也为扩张性政策提供了条件。”潘向东说。

在徐高看来,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三季度货币政策仍将宽松,但宽松方式将更多地向刺激实体经济流动性方面倾斜。未来将更多地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扩容、降低企业债发行标准以及放松房地产开发贷款条件等方式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除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外,央行相关人士表示, 央行近期还扩期续作了中期借贷便利(MLF),维持市场流动性。央行在6月份未续作到期的6700亿元利率为3.5%的MLF,转而开展1300亿元为期6个月的MLF操作,利率3.35%。经过此番操作,MLF的余额从5月底的10545亿元降至6月底的5145亿元。这是央行首次开展为期6个月的MLF操作,利率由此前的3.5%降至3.35%。

对此,潘向东表示,这显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新常态”将是在维护短期稳定的同时更多着眼于中长期。这与2008年时,政府更多考虑从需求角度去进行总量刺激的政策选择还是有所不同。

“这次的‘中国式宽松’货币政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即第一是增加资产端,国家向央行向二级市场推出抵押债券,向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注资,涉及金额大约5000亿元,加之银行的杠杆,预计向全社会释放的资金约2万亿元,采用市场化的方式释放。第二是减轻负债端,包括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减轻企业负担,财政部置换高息的地方债,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定向降息降准。”潘向东进一步对记者解释称。

“降息降准等举措旨在降低存量债务风险,一些地方还债压力仍较大,这意味着短期货币宽松格局可能不变。”华金金融控股集团产品及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张磊对记者表示。他同时表示,在美国加息前,我国货币政策仍有操作空间。

近期市场上对美联储在9月份升息的预期又有所升温,特别是在美联储官员鲍威尔(Powell)近期表态称支持美联储在9月份升息之后,市场上这一预期更加浓烈。

鲍威尔6月23日公开表示,他认为美联储将在9月份采取第一次加息行动,然后将在12月份采取第二次加息行动。不过,他同时称,他的预测成真的可能性大约为50%。

徐高表示,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加码,需求面改善将带动经济企稳。他预期,二季度GDP增速将下行至6.9%,但三季度有所回升至7.0%。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