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倒奶杀牛再现江湖 分析称或引发整个乳业危机

经济观察报

关注

李娟 刘畅

北京市中心以东80多公里,延庆县大榆树镇下辛庄村挤奶台旁边的下水道地面上,隐约还可以看见白色的牛奶印痕。从1月2日到1月8日,上万斤原奶(又称“生鲜乳”)从这里流淌进了下水道。

2014年末2015年初,国内主要奶源地青海、河北、山东等多地同时密集曝出多桩奶农倒奶乃至杀奶牛事件。连奶源最欠缺的广州,今年也罕见地出现了十余户奶农弃养现象。“南方牧场本身就少,奶源多年都是紧缺,广东这样的情况15年来第一次出现。”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谈及此事时语气凝重。

密集倒奶现象引发了政府层面的关注和行动。1月8日和1月11日,农业部两次发布相关通知,表示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处理“卖奶难”、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随后,农业部紧急派遣专家奔赴主要倒奶区了解情况。

政府出面使得倒奶现象目前暂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经济观察报在日前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山东潍坊等地的多数养殖小区已经和合作乳企恢复履行购奶合同,北京地区的下辛庄也从1月8日起停止了倒奶,由当地镇政府出面联系乳企购奶。

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王丁棉对经济观察报称,由于政府的临时介入,部分地区倒奶确实得到暂时解决,但“仍有一些地方奶农还在倒奶”,他称,“如果不出台便于落地的解决措施、不从根本上重视这一事件,倒奶风波很可能继续发酵乃至引发整个乳业危机。”

此番倒奶的直接原因是进口大包粉价格滑坡对于国内原奶价格的冲击,这致使国内多数乳企大包粉库存高企、对国产鲜奶的缺乏收购需求乃至拒收国产奶,而深层次根源则是国内乳业长期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利益关系失衡所致。想要破解以上难题都绝非易事。

“2008年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现在是乳业面临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山东乳业协会会长张志民在走访调研了山东近百家奶农养殖小区后发出如此感慨。

各方救市

1月13日晚上6时,下辛庄村的奶农王玉强(化名)将自己的7头奶牛牵到了村委会的奶台处进行这一天的第二次挤奶,“总算这几天不用倒奶了”,他轻叹了一口气。

王玉强共有18头奶牛,2014年年底时因为原奶收购价格一路下滑,他当时以亏本价卖掉了两头奶牛用以偿还饲料商费用,目前还有7头奶牛处在产奶期,每天产奶300多斤。

下辛庄村像王玉强这样的奶农一共有10余户,累计共有奶牛200多头,属于一个松散性质的养殖小区,村民各家负责自家奶牛的饲养,村委会出面联系到一位“奶贩子”作为固定收奶方签署了长达20年的合同,这位董姓的奶贩子每日都会安排奶车过来收奶,奶费按月结算。

事情从2014年年初开始出现异样。“2月份起奶价就一直往下走,从四五块一直降到9月份的3块多,再之后收奶的人干脆就不结奶款了,一直拖欠了近三个月,”王玉强称,12月底时几家奶农想要讨债,联合起来拦截了一次收奶车,“从那以后收奶的人彻底就不来了,电话也打不通。”

从1月初开始,下辛店村有10余家上万斤牛奶面临无处可售,牛奶每天在奶台挤出来后就直接倒入了旁边的下水道中。如此情况持续将近一周。

下辛庄村的倒奶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政府重视。1月8日农业部的相关通知下发之后,大榆树镇副镇长王晓东带领几个工作人员来到村里走访,劝村民不要倒奶,表态称镇政府方面正在设法帮助寻找收奶方。

8日之后开始有奶车过来收奶,但具体收购方是谁、牛奶按照何种价格最终结算并无人明确告知奶农,一位村民称:“政府的说法是尽量按照市场价走。”

经济观察报1月14日致电大榆树镇政府表示希望了解政府关于下辛庄倒奶事件的下一步计划,副镇长王晓东仅表示:“现在奶源收购方确实很难找,只能说目前收奶暂时恢复正常了,作为政府我们也只能尽力。”便匆匆挂掉了电话。

下辛庄村奶牛养殖属于养殖小区模式,这亦是目前国内奶源上游主要的业态形式。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原有小农经济的散户养殖模式基本被淘汰,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在政府力推下开始成为市场主导,养殖小区、奶牛合作社、家庭牧场、规模化牧场兴起。

行业资深观察人士、乳业专家宋亮称,中国目前70%左右都是养殖小区以及奶农合作社,这类中小规模养殖模式代表了中国乳业现代化未来发展的方向。

宋亮称倒奶杀牛的现象主体正是这些中小规模的养殖主体,“更严重的问题是,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零星的河北、山东等地杀牛倒奶,如果不管的话很可能还会发生更严重的散户倒奶现象,因为眼下我们国内的乳制品企业的整个库存已经基本饱和了。”他表示。

山东省是国内奶源大省之一,乳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牛奶的存栏量和奶牛的存量占全国的第五位,是这次的倒奶杀牛事件的集中爆发省之一。山东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从2014年下半年就开始密切关注这一事情,并进行了相关调研走访。

他对经济观察报称,这次山东倒奶户中既养殖小区,也有一两千头的、两三千头的规模牧场,整体都受到了影响。

媒体关于倒奶事件的报道引发了政府层面的关注。1月8日和11日农业部两次发布相关通知,表示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处理“卖奶难”、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随后,农业部紧急派遣专家奔赴主要倒奶区了解情况。

据悉,目前各地政府已经开始介入此事。与此同时,各地畜牧部门联合奶协也开始协调奶农和收购方,“简单地说,就是原来有合同的,要求乳企要继续履约收购,随行就市;那些没有固定合同关系的,就帮助他们寻找收购方”,一位参与其中的内部人士透露道。目前各地倒奶情况暂时缓解。

背后的养殖困局

2013年下半年那场奶荒犹在眼前,为何仅仅一年之后就出现倒奶现象?人均牛奶占有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1/3的中国乳业市场,真的已经过剩了吗?

这其中,进口大包粉充当了不可忽视的直接诱因。一直以来,中国乳制品加工企业存在国内生鲜奶和进口乳制品两个池子,且这两个池子是互通的,乳企可以根据政策和市场环境随时调换使用。

2013年9月,当时整个行业出现奶源告急,甚至一度波及到终端消费市场,出现超市断供。其原因就是新西兰奶源价格攀升及进口受限,企业采购大包粉成本高企转而加大国内原奶的采购力度,甚至导致一度出现企业抢奶和囤积乳粉。

但之后的形势则出现逆转。在新西兰肉毒杆菌乌龙事件调查结果出炉后,占全球乳业贸易三分之一的新西兰恒天然下调了其对2015年产奶季原奶价格的预期,之后的2014年1月份到2014年10月,新西兰进口奶粉价格从4.2万元/吨跌到2.1万元/吨,跌幅多达一半。

这直接导致国内原奶收购价格下降,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国内原奶的平均收购价从2014年年初5-6元/公斤跌到了7月底的3.99元/公斤。

倒奶事件早有先兆。2014年8、9月份期间,在山东泰安,乳企巨头蒙牛就和当地奶农经历了一次“讨价还价”的博弈。当时蒙牛提出要将原奶收购价格从4.5元/公斤下调到3.5元/公斤,这一度引发当地奶农的集中抗议。

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蒙牛如此解释当时的率先降价:“2014年以来,国内、国际奶价均有较大降幅,我公司收奶的价、量亦会根据市场及需求情况适当调整。”

乳企的降价收购乃至拒收原奶,其直接原因是大包粉的囤积。张志民称,2013年第四季度和2014年第一季度,国内乳企业进口的两个季度大包粉数量,加起来就相当于2014全年进口总量的80%,“集中囤积的现象非常明显。”

而宋亮在一系列调研后得出结论称,全国主要乳企目前积压大包粉库存有20-30万吨,占有资金20-30万吨,这些库存想要全部消化完需要至少9个月。

来自国泰君安近期关于蒙牛的一份分析报告亦对此形成了一定印证。该报告称,“蒙牛表示不会于2015 年采购大包粉(其目的在)以降低大包粉库存水平。”

奶荒和倒奶现象,是中国原奶价格受国际大包粉价格冲击的一个缩影,而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则是乳业上游养殖业与下游对接失衡的困境表现。

宋亮回忆称,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国内原奶的价格和国外相比并无太多差异。“2004年时,中国原奶的价格是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2008年时,原奶价格与国际水平相当。”他称,当时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散户养殖,尽管基础设施配套落后,有一系列的问题,但胜在饲料都是自给自足的,人力成本低,经济性很高,养牛的人积极性亦很高。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散养户逐步退出国内养殖业,规模化养殖成为趋势。当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奶牛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

在政策的引导下,全国各地开始建立养殖小区和奶牛合作社,将原来散户奶农的奶牛集中起来统一饲养、统一挤奶和收购。毋庸置疑这一路径本身是对的,但是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在磨合期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显然没有得到行业足够重视。

王丁棉称,目前国内养殖小区多是政府出钱建设的,有小部分由企业去建,但整体的一个共同现状都是奶农加入养殖小区后很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奶牛还是家家户户的,区别是农户现在需要离开家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每天饲养,散户本身又不可能在奶牛场住;饲料、兽药还要跟乳品厂统一购买,这些价格又大多不具备优势且必须强制购买。”

他称,目前养殖小区以及奶牛合作社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产业链“系统性”成本高,“奶农加入合作社后,发现并没有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奶量增产不多,养殖水平没有提高,牛群也没有扩大,养殖积极性严重挫伤,他们感到非常困惑。”

对于乳企而言,其亦有诸多抱怨。伊利方面一位人士称,伊利发现部分养殖小区提供的原奶质量未能达标,就建议对方购买相关养殖设备以提高水平,多数负责人对此都搪塞拒绝。而一旦因为收奶双方发生纠纷,养殖小区又往往习惯第一时间将事情爆料出去,以弱者形象寻找外界支持,对于奶质本身问题闭口不提。

“现在养殖小区这一模式面临的问题就是,奶农们不满意,乳企和政府也都不满意,都觉得目前情况不理想。”王丁棉称。

此外,和国外上游牧场多有下游乳的参股控股不同,国内养殖环节和乳品加工环节并未充分融合,没有实现利益协同。“乳企跟养殖小区之间是零和博弈,一个压一个,乳企是相对强势方,他会觉得我把你价格压下去了,我就赚钱了,双方没有任何利益绑定。”张志民称,目前国内奶价议价权很大程度上掌控在乳品企业手中,上游养殖业的利润占10%还不到,奶业产业链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利润分配不合理。

养殖环节的自身转型困境,以及整个乳制品行业上下游失衡的利益关系,使得国内乳业产业链出现一种畸形的格局——而这正是当下乳业爆发诸多问题的根源。

出路何在?

围绕原奶收购这场上下游之间的博弈,既是中国奶业结构调整的阵痛,又暴露出转型过程中的矛盾。

一方面是中国人均牛奶占有量还非常低,占全球人均水平1/3还不到。想要实现“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梦想还为时尚远。

另一方面,“从2009年起,奶农杀牛卖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每年退出、弃养的农户均超10万户”(王丁棉提供),国内奶牛存栏量以及牛奶产量已经连续几年几近停滞不前。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14年1~11月,中国仅大包粉进口量达到100.2万吨,同比增长34.8%。除此之外,国内液态常温奶进口量也大幅增加。

“进口乳品全部折算原奶约1350万~1400万吨,占全国用奶需求量的1/3,按照国内泌乳奶牛平均单产6吨算,进口乳品折算原奶相当于230万头泌乳奶牛年产量。”宋亮称。

这一数字让人惊诧。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目前的牛奶存栏量为1422万头,2013年的牛奶生产总量也不过3531万吨。换言之,目前进口乳制品已占据国内整体乳品消费量的1/3。“所以并不是我们乳业过剩了,而是整个上游养殖业被人为挤压得市场空间一再萎缩,乃至虚假过剩。”王丁棉称。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都非常担忧国产乳制品行业成为“第二个大豆产业”,在他们看来,如果乳企不和上游建立起合作互补,利益分享、风险分担的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模式,那么目前这种国产奶源逐年萎缩的现状任其继续下去,整个中国乳业都将受制于外资。

同时需要警惕的是,在进口乳粉的低价刺激下,国内液态复原乳(即用大包粉还原制作常温奶)重新抬头,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乳企的原奶消化量骤减,导致低价收购原奶,甚至拒收。

和国外多数国家巴氏奶(低温鲜牛奶)是乳业消费大头不同,国内乳制品行业一直是“重常温奶轻巴氏奶”,尽管二者究竟营养价值孰优孰劣目前业界尚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巴氏奶是拉动生鲜奶源和养殖业的主要动力这一点无可置疑。因为和常温奶既能选用奶粉也可以选择原奶作为加工原材料不同,巴氏奶只能使用生鲜乳加工。

王丁棉等专家认为,接下来政府层面需要从政策上对于国内乳品结构加以引导和调整,对巴氏奶的生产予以相关财政补贴,在进口奶粉以及不同级别奶粉的加工用途上予以明确区分,鼓励企业多使用生鲜乳作为原材料甚至进行关于配额说明。如此将一定程度上拉动国产原奶的消费。

而在上游养殖业方面,在1月7日农业部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也提出了诸多指导意见,如要求各地要特别加强对散养户和小规模户的技术培训,推动散户入区入园和老旧奶牛养殖小区改造升级,引导奶农向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向发展。“发展家庭牧场或养殖小区,核心在于推动土地流转、增强融资能力、构建配套灌溉、防疫等基础服务设施等。一方面能提升奶农积极性并推动上游系统产业全面建立起来;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上游议价能力,与下游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减少博弈。”宋亮认为,只有符合中国现代化养殖业的产业组织模式建立起来,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养殖成本。

责任编辑:骆霄 SF105

加载中...